您好,欢迎您浏览新高考改革网站! 返回首页
新高考改革>教学研究

基于知识图谱分析的跨学科主题教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29日    浏览次数:6587 次

摘要:跨学科主题教学是新时代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理念与新要求。目前,我国跨学科主题教学的研究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萌芽、发展和成熟三个阶段。跨学科主题教学研究的核心热点主要为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内涵、跨学科主题教学改革和跨学科主题教学发展。一线教师在开展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设计中需要选好实践主题,营造真实情境,创新学习方式,形成项目化学习成果,开展多样化评价。

关键词:知识图谱;跨学科主题教学;聚类维度


问题的提出

随着时代发展及产业人才需求的变化,跨学科创新人才的培养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跨学科主题教学则是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2021年4月,教育部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各门课程要用不少于10%的课时开展综合性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在现阶段的跨学科主题教学实践中,一定程度上存在学科内容整合度不够、跨学科主题教学方式缺失和教师跨学科主题教学能力不足等问题,导致综合育人效果不够理想。本文基于对跨学科主题教学研究的发展经历及实践情况的分析,深化跨学科主题教学的认识与理解,提出跨学科主题教学实施策略。

跨学科主题教学研究的时空知识图谱分析

科学知识图谱是以知识域为对象,显示科学知识的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一种图像。[1]现阶段,跨学科主题教学研究受到学术界高度关注,但高水平论文依然不足。

跨学科主题教学研究的时间分布图谱。根据不同历史阶段跨学科主题教学相关论文发文量统计来看,我国跨学科主题教学的研究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萌芽阶段(1993年—2003年)、发展阶段(2004年—2016年)和成熟阶段(2017年至今)。在上述三个阶段中有关跨学科主题教学的相关论文年均发文量呈现由平缓波动到飞速发展的趋势,这与我国教学研究的发展密切相关。

萌芽阶段(1993年—2003年)。萌芽阶段的研究所关注的多为具体学科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具体方法,对于跨学科主题教学的概念、范式等上位理论关注不足。1993年,林玉莲发表的《环境心理学跨学科教学初探》一文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最早关注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学术文章。

发展阶段(2004年—2016年)。发展阶段的研究大都基于《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的跨学科主题教学实践。既包含生物、数学、思想政治、地理等具体学科跨学科主题教学的经验介绍,也有对于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基础教育跨学科主题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的比较研究,为跨学科主题教学研究打开了新的视角。

成熟阶段(2017年至今)。《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明确研究性学习以开展跨学科研究为主。这一阶段,众多专家学者将研究重点转向跨学科课程与教学之中,发文量显著提高。这一阶段研究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跨学科主题教学的本位价值、误区、异质性知识耦合等理论层面的探讨,涉及新课标精神的大概念、问题导向、核心素养、课程群等概念下的跨学科主题教学,以及芬兰现象教学、美国跨学科主题教学战略等国际跨学科主题教学经验比较研究,推动我国跨学科主题教学研究逐渐走向科学化与规范化。

跨学科主题教学研究空间分布图谱。通过CiteSpace知识图谱软件对于相关文献的统计分析,可以归纳出我国跨学科主题教学研究空间分布的关键特征。第一,从机构发文量来看,当前对于跨学科主题教学研究主要集中于师范院校和其他高等院校,部分一线学校和教研机构也参与其中。第二,从作者身份来看,当前对于跨学科主题教学的研究以高等院校以及职业院校、教科研机构和中小学一线教师为主。第三,从关键词分布来看,有关跨学科主题教学的研究焦点主要是跨学科主题教学的领域、模式、教学改革等方面,研究者从多个维度对跨学科主题教学不同层面开展了丰富的研究。

跨学科主题教学研究的维度分析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学者分别从不同维度对跨学科主题教学这一重要教学方式开展了大量细致的研究工作,基于不同维度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是对这一研究主题进行整体了解与系统把握的基础。

图1 1993年—2023年有关跨学科主题教学的期刊发文量统计图

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内涵。教育部原副部长王湛认为更适应时代发展的教学必须打破学科壁垒,提高各学科在知识与方法方面的联系。[2]跨学科主题教学是跨学科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以问题式、项目式、主题式等形式关联各学科教学,以促进学生的跨学科理解与学习。实践教学中我们可以把跨学科主题教学看作以学科内容为基础,运用和整合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围绕驱动性问题开展的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深入持久探究的实践活动。

跨学科主题教学改革。学生在大学阶段之前接受的都是分科教学,但是大学阶段许多学科课程又十分具有综合性,如生物地理学,这便是生物和地理的高度融合。随着课程改革进入核心素养时代,跨学科主题教学也必须聚焦于核心素养的培养。地方、学校和教师也开始研究跨学科主题教学,上海市作为先锋,首先从政策上提出了在初中阶段实施跨学科主题教学,以政策的形式推动教师开展对跨学科主题教学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展跨学科交流学习活动,在跨学科主题教学改革之路上不断前进。

图2 跨学科主题教学研究核心发文主题图

跨学科主题教学发展。随着跨学科主题教学的推进,许多学者对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发展都提出自己的见解。张玉滨认为可以加大对跨学科的理论研究、加强对跨学科主题教学的整体规划、建立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常态反馈机制。[3]高柏认为想要促进跨学科主题教学较好地实现,需要以学科教学为依托,夯实跨学科主题教学基础;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培训,提高教师的跨学科主题教学能力;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作用,构建跨学科素养的评价体系。[4]

跨学科主题教学实施策略分析

一线教师在开展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设计中需要选好实践主题,营造真实情境,创新学习方式,形成项目化学习成果,开展多样化评价。

找准跨学科实践主题。新课标为教师实施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设计留有较大的空间,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依据课程标准和核心素养,重新梳理组织教学材料,在对学科知识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挖掘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生长点,形成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主题图谱。梳理出的主题图谱必然涉及不同学科的知识,有的内容可能教师并不熟悉,因此,教师需要提前对其进行研究,必要时可以寻求相关学科教师的帮助。这不仅有利于高质量开展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设计,也有利于教师从全新的视角深化对学科知识的理解。

营造跨学科主题学习情境。思维起于直接经验的情境。教师在开展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时,要在分析学情、了解学生既有学习经验和生活体验的基础上,借助语言描述或者影像资料,创设与跨学科主题学习相适应的情境或氛围,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以《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跨学科主题学习“Do Family Chores”活动设计为例,在结合劳动、道德与法治、科学等学科的基础上,模拟了在机器人参与下学生对家庭劳动选择的情境,有助于学生将零散的知识内容有意义地联系起来,构建基于主题的结构化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价值判断。

创新跨学科主题学习方式。学科主题实践活动设计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采用项目式学习、案例教学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跨学科高阶思维。与此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教学方式是手段而非目的,在开展项目式学习等活动时,仍要牢牢把握促进学生发展这条主线,避免跨学科主题学习陷入看似“真热闹”,实则“假探究”的误区。教师应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针对基于学科主题确定的具体问题开展讨论,寻求解决方法,形成“人物—问题—解决办法”三级思维导图,以问题解决为核心开展学习。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拥有从不同学科视角去看待和分析问题的经历。

形成项目化学习成果。跨学科主题实践形成的项目化学习成果体现了由知识学习转向素养生成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规划并生成蕴含素养意义的跨学科学习结果,促使学生在跨学科学习实践中综合性、多视角地考察问题并运用跨学科知识予以解决。有意识地将学生在项目化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进一步进行物质固化,形成学习成果。

开展多样化评价。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可以通过课堂观察、师生对话、课堂习作、课后作业等多种方式融评价于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以及核心素养达成情况等进行针对性的信息收集、诊断分析,并及时提供相应反馈,从而对教学策略进行调节与改进。教师鼓励学生积极成为评价主体,通过师生共建评价指标,让学生知道好的标准是什么,学习应该朝着什么方向努力。评价指标由教师在课前进行先行设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与学生共同探讨进行补充完善或精简调整,确保评价聚焦学习内容和活动目的,简洁好用。

参考文献:

[1]陈悦,陈超美,刘则渊等.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科学学研究,2015(2).

[2]王湛.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J].异步教学研究,2002(5).

[3]张玉滨.高中跨学科教学的本位价值与实施路径[J].中小学管理, 2018(4).

[4]高柏.跨学科素养的培养方式与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8).

(作者刘莹系课程教材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

《中国民族教育》2023年第11期

作者:刘莹

技术支持:山西九鼎方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山西省高考命题中心 晋ICP备12039157号 All rights reserved